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于北京时间28日下午相继驶过南纬60度,“雪龙”号已于日前驶离该纬度。至此,此次中国南极考察队3艘船全部成功穿越西风带。
“雪龙2”号大副陈冬林介绍,此次遇到两个气旋,“雪龙2”号多次调整航速和航向,先慢速等待前一个气旋影响消散,接着在后一个气旋影响到来前加速通过,确保了人员和建站物资安全。
接下来,“雪龙2”号和“天惠”轮将驶入罗斯海外围浮冰区。作为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将为“天惠”轮破冰引航。两船预计于12月上旬抵达罗斯海新站附近,开展新站建设物资卸货等工作。
“雪龙”号成功穿越西风带后,将于近期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随后将开展物资卸货和人员轮替等工作。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组织,这是中国首次派出3艘船执行南极考察任务。“雪龙”号和“雪龙2”号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天惠”轮主要运送新考察站建设物资。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于晓】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海关总署出台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12条重点措施,围绕重点行业产业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助力京津冀地区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
12条重点措施包括构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港区一体化监管模式,建设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三地空港智慧口岸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助力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促进京津冀区域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协作开展中欧班列业务、国际邮件业务等。
12条措施聚焦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发展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资源类商品保供稳链,如对精密仪器设备、生物医药、粮食能源进口等予以跨关区一体化通关、免税等改革,通过强化三地海关间的监管协作予以支持保障,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和通行规则,推动区域内航空口岸、铁路场站试点“直提直装”创新模式,支持区域性“单一窗口”建设。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京津冀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占同期全国外贸的12%。